close

龍葵俗名烏仔菜、苦葵、天茄子、烏甜仔菜

龍葵如果長在肥沃的地方,龍葵植株高可達一公尺,若生長在未耕之地則發育不良。但其生命力仍然特別強,無論在豔陽照射的空地或是樹蔭下,都能生長。熟透了的果實黑得發亮,因此才被叫做「黑子菜」。

  早年台灣遭受空襲時,家家戶戶缺糧缺蔬菜,三餐不但要省著吃,還要四處去搜尋野菜,龍葵也是當時主要的搜尋對象。摘過的龍葵不久又會出嫩莖葉,真是救荒佳餚。。到處可見的實用貼心野菜,使得阿美族裏流行著以龍葵自比的歌謠,用來代表女孩子的踏實和嫺淑。而每年二月和八月的水稻播種期間,長者們會梳洗穿戴,煮龍葵湯來祭祀神明,祈求將來的豐收,然後在天一亮時再出門去播種。龍葵煮後略具苦味,據說有退肝火的功效,是頗受喜愛的野菜。它的果實也是早年窮困的鄉下孩子最普遍的水果之一;雖然果實頗為甘甜解渴,但不要食用過量,因為吃太多恐怕會引起瀉肚子或喉嚨不適等症狀,而且要挑選紫黑色的果實,未成熟的果實千萬不要隨便吃,以免中毒。

  最近幾年,國人提倡食用無農藥的有機蔬菜,龍葵因野性十足,很少有病蟲害纏身,已有不少人大量栽植,在完全不使用農藥的情況下照樣翠綠豐收,真是皆大歡喜。採龍葵以廢耕地、老菜園、旱作種植或播種後的地方為宜。隨時都可採其嫩莖或幼苗,初夏更是莖肥葉嫩的時候!只是近來因農地大量使用除草劑,田間的數量大減,只有在荒蕪的野地才四處可見;因此,採集時要特別注意避開農田,以免採到受污染的龍葵。

  龍葵的料理方式通常是將嫩莖葉洗淨後川燙,取出後再以蒜頭、薑及醬油為佐料沾著吃,或者以嫩葉加上小魚乾及鹽作成菜湯,也可以加肉絲一起炒或煮蛋花湯,甚至有人用來煮稀飯,別有一番風味。在原住民社會裡,將龍葵煮成清湯還是不錯的解酒飲料呢!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dateng 的頭像
    dateng

    野菜193縣道

    date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