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前分類:部落簡介 (6)

瀏覽方式: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

  

 

date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下德武部落位於秀姑巒溪右岸瑞穗大橋南端100公尺之台地,舊稱謝得武,其地有瀑布,激石濺水,阿美形容之曰「馬以得武個那諾」,遂以名社。漢人略其音稱「馬得武」後又訛作「謝得武」。

德武部落阿美族稱Ci-LigacayLigacay是一種植物名稱月桃,早期此地長滿月桃,阿美族人稱月桃為『里葛濟』(Ligaacay),因而的名,漢人擬其音作為『苓雅仔』,苓雅仔部落位於下德武南方約一公里的樂德公路旁,大部份為拔仔社阿美族人,少數為奇美社的阿美族人

date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太巴塱(tafalong)位於花蓮縣光復鄉行政區,東倚海岸山脈西麓,北接鳳林鎮山興部落,是一個完整的而古老的阿美族部落,也由於過去這個地方水土豐美,曾經名列阿美族四大製陶中心

  

date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吉拉卡樣部落位於花蓮縣鳳林鎮山興里,此處東接海岸山脈,西臨花蓮溪;對外交通主要依賴台193縣道及箭瑛大橋聯繫鳳林鎮。

吉拉卡樣目前為典型多族群、多元化聚落,,以撒奇萊雅族、馬太鞍阿美族移民、閩南人、客家人為主,並發展出多元文化及不同的部落風情。

date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DSC09518.JPG

 

date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月眉部落原名阿巴落(Apalo)意為麵包樹,引申為麵包樹很多的地方。據說本社的開闢者是原籍台北木柵的漢人蘇阿通,他於道光年間到花蓮參與月眉山腳對岸吳全城之開墾,隨後邀集附近阿美族南勢群之七腳川、撒奇萊雅、薄薄等社人參與月眉之開墾,隨後更有里漏社人加入,直到民國四十年代以後,月眉部落的人口才逐漸因為更多移民搬入而增加。目前月眉部落最大宗的農產品是稜角絲瓜、麵包樹的果實、月眉小洋蔥

date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