食茱萸這個名稱可能很多人覺得陌生,但是若提起它的別稱「刺蔥」那可大大有名了,有許多人甚至將之與香椿混淆,其中的原因當然是那特殊的香氣所致。對食茱萸葉片香氣形容,每個人有不同的說法,有人覺得它像香精油,有人認為它有耶子糖的芳香,也有人用甜美的花蜜來形容,總而言之食茱萸具有嗅覺與口感的神秘雙重享受。

date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龍葵俗名烏仔菜、苦葵、天茄子、烏甜仔菜

date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第二期的稻作收割冬藏後農人翻耕土壤,翻耕後的土壤驚覺看見生長出新綠的葉優雅的白花,農夫摘取聞其味道真是特別像芥茉,!哇「爆paw! paw!」豐富之意。也因此「爆」就成為了部落裏白花碎米薺的名字。風味特殊的細葉碎米薺為暖春的捎來訊息如活躍的舞台,白花碎米薺生長期約34個月是農曆期間原住民圍爐的美味佳餚。


date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

隆冬之際,第一期的稻作早已收割冬藏。原本綠油油的田野風光進入冬季後,呈現不同的景觀,一畦畦的田地已是休耕狀態,然而為了來年稻作的滋潤,許多農民會在田間栽植各種綠肥作物,包括油菜花、紫雲英、蘿蔔等,而油菜花原本是蔬菜及搾油作物,目前已成為稻田裡最好的有機綠肥,農人們於晚稻秋收後開始播種,來年春耕時,一叢叢油菜花隨著犁田翻耕拌入農田泥土中,供作水稻的有機肥料,藉以增強農田地力,促進水稻生長。

date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「金多兒筍」為花蓮縣玉里鎮德武里地區獨有之深山野生植物。

阿美族稱呼「kingtol」,即為金多兒筍之譯音,其產品原棲生於高山坡壁,摘採不易,由於其生長棲地特別需要良好的空氣、水源及穩定特殊溫濕條件,因此所生之竹筍口味甚佳,蒸、煮、炒、拌料理均可,為高纖維食物,常吃有助於清除腸道、促進健康,筍煮後可長期冷藏,方便取食料理。

date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  箭竹筍,阿美族語為「laa-Jih」。位於花蓮縣光復鄉的太巴塱,是箭竹筍(俗稱雲筍)的故鄉,栽植箭竹已經有5060年的歷史。每年從3月上旬開始,一直到4月下旬,亦即清明節前後約45天,是箭竹筍的盛產期。箭竹筍為箭竹屬的包籜箭竹種,是台灣的特有種,僅發現於闊葉樹山中。每年當「春分」過後,光復鄉播種的一期水稻,正欣欣向榮地翠綠時,農家正好可紓緩一口氣。在這段農閒時節,「找野食」是早期農家的生活樂趣,也是教導年輕一輩的人,如何求生持家的良好機會教育。

  每年清明節前後一個多月的時間,箭竹筍是當令的美味野蔬。箭竹筍採收後,剝去外殼,切成小段,吃法有很多種,可以炒肉絲、辣椒、豆瓣醬,或是與大骨、福菜一起煮湯,入口脆嫩,口感鮮美。而阿美族人最傳統的吃法,是和鹹豬肉或排骨一起煮湯;也可以整支連帶筍籜烤熟,甜脆又有竹香。阿美族人在一年之中,總要在4月中,吃幾次箭竹筍,才會感覺春天的到來;而阿美族人煮(烤)筍,習慣整枝不予以切斷,老人家便戲稱從各人吃筍的方式,可以判斷一個人的個性,如果習慣從細嫩的筍尖吃起,表示此人喜歡享受人生,也就是好逸惡勞,若是由較老硬的基部開始吃,此人則較能「刻苦耐勞」,而習慣從中間咬斷的人,即表示做事情不能有始有終,容易半途而廢。成熟的箭竹,竹材抗折力很強,加上竹桿又直且細,利用時不需剖半或劈成細條,是早期阿美族人製作寢床、家具,或作圍籬、屋頂、築牆的主要材料。

date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在野菜市場裡,每到十月份就可以看到綠色、紫色的「小楊桃」,它不能生吃,因為外型雖像是拉長了的小號楊桃,其實是有人稱它為楊桃豆的翼豆。

date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

葉片比手掌大的「秋葵」,只怕冬季寒害,其餘的季節都是生長期。會不斷開出小黃花,年間可以持續收成果實。果實雖然能吃,卻由於黏稠且帶有一股青草的腥味,在不曉得如何烹調料理的情況下,起先不太受人喜愛。但近年來流行素食及日本料理,秋葵的料理開始受到市場的歡迎,目前有不少地方都可以見到農友的栽培,只要稍具規模的市場也都可以買到。

採摘期應密切留意果實的發育情形,否則幾天不注意果實很可能就變硬,很難炒熟煮爛,風味就大打折扣了。因此,在選購黃秋葵時可不要貪大,寧可專挑小的,因為越小者通常越幼嫩,料理起來自然也較方便。

date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木虌子喜歡生長在山坡、林緣等土層深厚的地方。由於種子扁圓烏黑如虌甲而得名,種子的表面粗糙有網紋,並有特殊的臭味,不過顏色鮮紅美麗,因此成熟果常被做為觀賞之用。早年族人使用木虌子塊根拔起拍碎當肥皂使用具有清潔作用。而木虌子在一般民間療法申,亦利用根部或鮮葉搗碎外敷無名腫毒。

date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火蔥又名小洋蔥,是薤的別名,屬於薤品種之細葉種,火蔥也稱小薤,屬百合科,是薤白藥材的主要來源之一,有理氣、寬胸、健胃、整腸、通陽、散結之效,火蔥鱗莖呈圓球形,可生食或與醃豬肉、香腸一起食用、炒食或稍微敲打鹽漬或整粒醋漬後食用,味道類似洋蔥而有較為強烈風味。僅在花蓮縣壽豐鄉月眉村有阿美族人較大面積栽培。

火蔥是很特殊的蔥類蔬菜,在花蓮地區的栽種有很長的歷史,栽培面積逐漸增加,在求新求鮮和重口味者的需求下,消費的人口愈來愈多,多年來的零售價都在200/台斤,屬於相當高經濟價值的作物,很值得推薦給消費大眾認識及食用。

date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